在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有一座纸文化记忆馆。仿古门楼前设有两副楹联,一副再现了古代阳城绵纸人设池抄纸的烟火岁月;一副展现了新时代非遗造纸技艺传承人的宏大梦想。
位于阳城县凤城镇的纸文化记忆馆
第一副楹联:“芳池月映,汉敬仲雄驰业界;故宅风存,清朱樟宿墨题诗。”“芳池”比喻纸浆用的水池;“汉敬仲”指东汉时的蔡伦;故宅指下孔寨、小庄两个古村落里的老宅,那里至今还保存着手工抄纸的传统技艺;这段历史被清代雍正年间的泽州知府朱樟用一首七言律诗《下孔行》记录了下来。
第二副楹联:“播火飞书,传统非遗文化梦;同中出彩,勋追蔡氏楮知白。”“播火飞书”指出纸文化记忆馆的建设目的;“同中出彩”意指要在同类产业中出类拔萃,不仅要传承先人留下的造纸技艺,还要建立超越“祖师爷”的功勋;“楮”是古代造纸的重要原材料,“楮知白”是“纸的别称”。以纸喻做人,告诉大家做人要清清白白。
4月27日,阳城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六班的小学生在“纸文化记忆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朱樟在《下孔行》中用“碧栏杆外梨花重,白粉墙低茧纸干”,道出了当时下孔寨村造纸业兴盛的情景。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编纂的《阳城县志》之《赋役·物产》卷记载:“采皮作纸封银,固结不破,孔寨为操作之区,外省争购之。”清末杨念先所撰的《阳城县乡土志》之《商务》篇里记载:“桑皮纸制于孔寨。”
纸文化记忆馆坐落在芦苇河西岸的小庄村,下孔寨村在芦苇河东岸,与小庄村隔河相望。小庄村关帝庙西偏殿设有蔡伦泥塑像,下孔寨村也曾有一座明代庙宇,据史料记载,庙内也有蔡伦塑像。
历史上,下孔寨村和小庄村主要生产绵纸、土纸、黄裱纸,以黄裱纸、白绵纸为佳。黄裱纸柔软光亮、薄如蝉翼,主要用于祭奠;白绵纸洁白细腻、边沿整齐、拉力强、防震力强、吸附性强、润墨性能好,宜作窗纸和书写绘画之用。
2009年6月,阳城绵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阳城绵纸生产工艺复杂,且关键步骤难以用现代技术替代,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保护和利用好这一文化遗产,不仅为我们留住了历史见证,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创新动力,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
2009年6月,阳城绵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阳城绵纸主要原料为桑皮,辅助原料有石灰、油胶等。主要制作过程包括选、蒸、晒、碾、切、抄等72道工序。具体包括收皮、选皮、糙皮、蒸皮、化皮、搭皮、擞皮、拣皮、捣饼、切皮、打洗、捞纸、下纸、压坯、晒纸、揭纸、裁纸等步骤。至今,小庄村和下孔寨村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阳城绵纸传统制作工艺。制作过程也可以简单地分为收原料、加工成纸浆、抄纸、加工为成品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收原料。一等桑皮叫扦皮,系桑树不出叶抽扦时剥下的皮,此皮肉厚坚韧,出浆率高;二等桑皮叫植皮,系喂春蚕时剥下的皮,此皮厚且长;三等桑皮叫晚皮,系秋天喂秋蚕时剥下的皮,此皮薄且短。另外,皮的色泽、干湿程度、杂质含量、产地等也会影响出纸的数量。收回来的桑皮需晒干,然后绑成把泡到河水中。剥皮
泡皮
第二步是将桑皮加工成纸浆。需要去掉桑皮中的杂质,让粗长的植物纤维变得细小。再经过蒸煮使桑皮变软,通过石灰化皮、人工糙皮、搭皮擞皮、捣饼切皮、杵皮鼓洗等繁杂的工序。现在有了机械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粉碎软化的效率。
糙皮
蒸皮
化皮
擞皮
捣饼
切皮
杵皮
打洗
第三步是抄纸。主要使用的工具是笘和栅,让纸浆均匀地铺到笘上,慢慢抽起控水,就成了纸。古代叫作挤鼻、捞纸、下纸,要求动作要快,用内力一气呵成,只有这样洗圪沱的纸浆才能滚转,抄出的纸才能既均匀又好晒。
抄纸
第四步是加工为成品。抄出的湿纸为坯,要通过压坯把坯中的水分尽量压干。然后晒纸,纸晒干后要及时揭下来,一刀一刀数开、墩齐。最后再裁纸、捆纸。一捆纸一般是50刀或100刀。
压坯
揭纸
晒纸
整理
裁纸
抗日战争后期,太岳行署驻扎在阳城,行署机关报《太岳日报》和《新华日报》(太岳版)的印刷用纸就是由下孔寨村和小庄村提供的,广泛发动起来的人民群众以日产印刷纸0.15吨的速度,保证了两份报纸的顺利发行。1945年,阳城解放后,小庄村继续为太岳行署提供了1946年至1949年印刷报纸的全部用纸。
1946年初,为了补充冀南银行纸币的不足,在太岳行署副主任裴丽生的指导下,以张成威为组长的三人工作组进驻小庄村,经过三个月试验,试制的币纸拉力大、柔性好、五彩丝段分布美观,厚度0.5丝,并设有防伪标志。组织生产一个月后,冀南银行(太岳版)纸钞正式上市流通。至此,阳城绵纸的生产技艺达到了历史顶峰。
纸文化记忆馆内展示的阳城绵纸发展历程
1945年阳城解放后,下孔寨村成立了合记、久建两个纸厂,后又成立了合作社造纸厂。1956年农业合作社化后,先后成立了造纸生产互助组、造纸生产合作社。1958年之前,小庄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经营,男女老少全员出动,家家造纸,人人参与。1958年实行公社化后,开始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造纸。
1963年,下孔寨村9个生产队全年造纸总收入2.6万元;1978年,下孔寨村造纸收入突破6万元,占到当年该村全年总收入的40%。1967年,小庄村造纸总收入3.72万元;1972年,小庄村造纸总收入4.16万元;到1983年,小庄村造纸总收入突破十万元大关,达到13.54万元。
1984年,八甲口首设建制镇,镇政府设专职蚕桑技术员负责全镇的蚕桑工作,全镇年产茧15.3吨、育桑园45亩、栽桑6.61万株,为手工造纸业提供了优质资源。
1990年代中期,家庭手工抄纸成本增加,市场极度萎缩,逐步走向衰微。1998年底,家庭个体造纸户仅剩10余家。到2000年则完全停止,手工抄纸技艺濒临危绝,只有个别心有不舍者仍在顽强传承着阳城绵纸的造纸技艺。
1月28日,参加纸文化记忆馆揭牌仪式的嘉宾合影留念
“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阳城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1月28日,在阳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凤城镇党委政府高位谋划、阳城县东升企业总公司倾心打造下,以“传承中华文化 讲述非遗故事”为主题的“纸文化记忆馆”建成揭牌。该馆通过展陈方式全方位讲述了阳城造纸的辉煌历史,通过一条生产线全链条还原了阳城绵纸的制作技艺,并希望通过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方式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
该馆在打造过程中,被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授予“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被阳城县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确定成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期待阳城绵纸制作技艺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出新的魅力、新的风采,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作出更多贡献。
省级非遗“阳城绵纸”代表性传承人
(原文刊载于《山西画报》2024年第18期)
(责编:张佳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