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西南25千米处的悬瓮山下,有一座千年古祠,祠内古木参天、清泉遍布,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点缀于山光水色之间,风光古朴秀丽,意蕴深厚悠长。这就是蜚声中外的名胜古迹,为祭祀西周初期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堂——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 25 千米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而建,是一座具有纪念价值的“祠堂”。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可见,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晋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名气,其后又历经各个朝代的重修和扩建,最终形成了这样一座集山水园林、古建雕塑、诗文碑刻、古树名木、楹联匾额于一身,且是现存规模最大、历史跨越最久远、最具有代表性的祠庙式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盛夏时分,在讲解员邓嘉芮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走进前不久刚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晋祠博物馆,为读者寻觅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被人们广为称道的“三大名匾”“晋祠三绝”“三大国宝建筑”。
晋祠博物馆的核心区西倚悬瓮山,按建筑群布局可分为北、中、南三路。中路是精华所在,自东向西形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镜台。此台为戏台,东部封闭,相当于后台,为明代建造,采用重檐歇山屋顶,楹联“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笑,有声有色文章”是现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于1983年所写,仅用20个字即描绘出一幅悬山晋水、秀丽明媚的晋祠胜景。西部开敞,面朝圣母殿,是表演的舞台,为清代补建,采用卷棚歇山屋顶。舞台正中央悬挂的“水镜台”匾额,是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酉所书,此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誉为“秀丽之笔”。
晋祠三匾之“水镜台”
水镜台
水镜台垂花柱间的各种瑞兽
向西缓缓而行,过了会仙桥就是闻名四方的金人台,也叫“莲花台”,为北宋时期建筑。方形台中央建有一座明代琉璃小阁,台四角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除东北角一尊为1913年补铸外,其余皆为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铸造。经检验,铸铁中含有铬、镍等合金成分,被誉为宋代的不锈钢,说明我国北宋时的冶炼铸造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金人台共有四尊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
金人台之西是对越坊,建于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四柱三楼,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密致,纵横交叉;檐上全部用琉璃覆盖,上有脊兽。牌坊左右蹲坐铁狮一对,气势雄壮。上悬“对越”匾额,是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誉为“雄奇之笔”。
晋祠三匾之“对越”
对越坊
穿过对越坊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的献殿,建于金代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是举行祭祀活动时陈列供品的场所。献殿为三开间歇山顶建筑,四面开敞,以直棂木栅栏围合,即为大殿,又似凉亭,是我国唯一殿与亭结合的建筑。献殿完全用木头卯榫而成,梁思成先生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评价道:“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干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献殿。献殿为金代建筑,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献殿建筑结构简单,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
穿过献殿是晋祠的又一座国宝建筑,也是我国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的雏形——鱼沼飞梁。鱼沼飞梁始建于北魏时期,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至1032年)重建,现存的梁架为宋代遗物。古人称:“圆形为池,方形为沼。”这是一座方形水潭,潭中多鱼,故名“鱼沼”。从高空俯视这座石桥,就像一只大鸟展翅欲飞,所以称为飞梁。梁思成先生评价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中路最后一座建筑即为坐西朝东的圣母殿,是晋祠现存建筑中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邓嘉芮介绍,作为宋代高等级建筑的巅峰之作,圣母殿为重檐歇山顶大殿,屋檐呈弧线,屋角高高翘起,巍峨中显出宛转秀美之风。大殿采用了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柱升起”和“柱侧角”手法。柱升起,是指殿前八根檐柱由中间向两边逐渐升起,这样扩大了屋檐曲线的弧度,使翼角高翘,从外观上给人以韵律感、腾飞感,增强了审美情趣;柱侧角,是指大殿四周共有26根廊柱,这些柱子全部向内倾斜,形成侧角,使建筑物更加稳固和坚实,增强了抗震性。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鱼沼飞梁
殿前廊柱上的八根木雕盘龙,是宋代古建筑中仅存实例,极为稀有,虽历经千年,仍鳞片层层,栩栩如生。檐下的斗拱虽样式不同,却疏密有致,富有韵律感,好像一只只手掌承托着悬挑的屋檐,又好像是绽放的花朵。屋顶的琉璃瓦与鸱吻等构件虽非宋代原物,但都源于宋代建筑对美学的追求。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圣母殿。图为殿前廊柱上的木雕盘龙,八条盘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仍鳞甲须髯。
木雕盘龙
圣母殿内尚存43尊宋代彩塑,为晋祠三绝之一。圣母邑姜像位于大殿正中幔帐内,头戴凤冠,霞帔珠缨,双腿盘坐在木制的方座上,形象端庄。其余42尊宦官、女官、侍从像对称分列于神龛两侧,真人大小,姿态自然,从她们的服饰、发型以及手中所拿的器物可分辨出她们的不同职位。
晋祠三绝之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
以中轴为界,北面的建筑多坐北朝南。北面最引人注意的是晋祠三绝之一的“古柏齐年”,为西周时期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这棵古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北侧,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呈四十五度,恰卧于撑天柏之上,形似卧龙,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歌颂它。古柏至今仍然浓荫疏影、枝干苍劲,是晋祠悠久历史的见证。
晋祠三绝之周柏
离开古柏往北走,便能看到一座两进院落,门外台阶高耸,门上匾额为贴金篆书“唐叔祠”。这便是晋祠始建年代最早的建筑唐叔虞祠,也是宋代之前晋祠最主要建筑。院中设过殿,面宽三间,14位乐伎在过道两边平均排列,从手中所持的乐器可看出:一边为管弦乐,一边为打击乐。我国元代泥塑乐伎多已不存在,此处如此完备的乐队在元代壁画中偶见,但实物全国仅此独有。正殿建于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大殿单檐歇山顶,大有重檐殿宇之势。殿高12.4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虽经明、清两代屡次重修,但从结构和材料看仍保留了元代风格。
再往北行为唐碑亭,厅内有两通石碑。东侧为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西侧是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由杨堉摹钩上石刻成的复制碑。唐碑高1.95米,宽1.2米,厚0.27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是罕见的龙头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等7位随行功臣的亲笔签名。《晋祠之铭并序》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更是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于一体的国宝碑刻。清代文学家朱彝尊5次游晋祠,都对此碑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并亲笔写下“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作楹。
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
唐叔虞祠前有一个八角形莲池,池面睡莲盛开,为古朴庄重的晋祠博物馆平添了几分意趣,“莲池映月”也被誉为晋祠内八景之一。
中轴线南侧有一座名叫挂雪桥的双孔小桥,冬日雪天,双桥美景倒映河渠,便会出现晋祠内八景之一“双桥挂雪”。宛如玉带的智伯渠边还有一座真趣亭,亭下有洗耳洞,水上有不系舟小亭和小石桥。不系舟之西就是八角形的难老泉亭。
难老泉亭系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年至559年)创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至1566年)重建。亭为八角攒尖顶,施五铺作斗拱,补间二朵,中悬龙首状雷公柱,绕以两周垂莲吊柱。亭中上方悬挂的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先生题写的“难老”匾额,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誉为“神奇之笔”。
晋祠三匾之“难老”
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为晋祠风光的精华之所在,更是晋祠三绝之一。北齐时截取《诗经·鲁颂》中的“永锡难老”锦句为其命名“难老泉”,取生生不息、青春永驻之意,也被誉为“晋阳第一泉”。唐代诗人李白曾泛舟晋水之上,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著名诗句。
晋祠博物馆可谓一步一景、一景一趣,漫步在这座中国最大的祠庙建筑群中,沉浸在邓嘉芮讲述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中,笔者油然想起梁衡先生在散文名篇《晋祠》中的最后一段话:“晋祠就是这样,以她优美的身躯来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她,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晋祠博物馆馆长郭保平对记者说。
(责编:张佳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