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5月天,清风拂面,草木竞发,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晋中市太谷区侯城乡惠安村的一处农田里,68岁的王春仙老人正在顶着日头为玉米除草。她身上穿的,还是前年去北京参加座谈会时穿的那件格子外套,朴实的外表中透着一股子坚毅和淡定。此时此刻,多年的心酸委屈,一生的苦难艰辛,在她心中早已烟消云散。她和大多数农村老人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后辈们能够生活安定、幸福平安。
她心中的后辈,不是自己的子女,而是三个叫她“姑姑”的侄儿侄女,以及他们的孩子们。
“就是吃糠咽菜,我也要把三个孩子拉扯大”
王春仙生于1955年5月,家中共有兄妹7人,她排行老六。父母走得早,哥哥姐姐一直都很照顾她。
“二哥吃苦耐劳,他一边种地一边做木工;嫂子也是善良勤劳,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一家人本来很幸福。”回忆起40年前的情形,王春仙老人稍显哽咽:“谁能想到,好好的一个家,突然就成了那个样子。”1982年的一天,她二嫂被村里的一个村霸欺负后,变得精神失常。在二嫂被送医治疗期间,她二哥又不堪凌辱,撒手人寰。
那年王春仙27岁,风华正茂,只等着寻到一个合适的婆家,结婚生子,过好自己的日子。
“当时我就是觉得老天爷为什么如此不公,为什么要把这么大的灾难降临到我们家。”王春仙老人回忆说,她当时悲痛欲绝,可看着三个可怜的孩子那痛苦的表情和无助的眼神,想想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嫂子,她瞬间变得坚强了起来。她毅然决定,再苦再难也要把三个孩子抚养长大。
“三个孩子当时最大的8岁,最小的4岁,老二6岁,看着他们望着我的眼神,听着他们不停地喊我‘姑姑’‘姑姑’,我的心都在颤抖,不管有多难,就是吃糠咽菜,我也要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当时在那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定,应该是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但对于一个尚未成家的女子来说,今后的路会有多么艰难,她还不得而知。
“孩子们挺不过去的话,我也不活了”
“每天早起一睁眼,就要操心怎么喂饱这三张嘴。”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王春仙几乎想尽了各种办法,“亲戚们、好心的邻居们经常接济孩子们饭食,那时候大家也都不富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春夏时节,天不亮她就得下地挖野菜。收获季节,一有空她就出去拾麦穗、拣(玉米)棒子。大部分时间水煮野菜、萝卜或者红薯,就是一顿饭。为了省点口粮给孩子们吃,她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村里面有啥需要雇人干的农活儿,她都抢着去做,多少能赚点钱。后来养了猪和羊,又需要挖菜割草,靠着卖猪羊的收入再买点粮食,供孩子们上学。
“三个孩子是穿着百家衣长大成人的”,村里的一些好心人家孩子衣服小了,或者是不想穿了,就送给了三个孩子。王春仙老人说,“别人给的,哪会刚好合适呢,老二的一个脚趾头就是那时候鞋子太小被挤变形的。”
白天洗衣做饭、干活赚钱,晚上缝衣补袜,经常还填不饱肚子,那段艰难的岁月,王春仙的体重一度从148斤瘦到了78斤。33岁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牙齿也都脱落了。
苦点累点,王春仙可以咬着牙坚持,她最担心、最害怕的是孩子们生病。“有一年三个孩子相继惹上了疹子,实在拿不出钱来给他们看病,只知道这个病不能见风,于是我就给炕上围上帐子,和孩子们一起硬熬。”那年的事在王春仙心中像是一道坎,说到此处,老人满眼含泪:“我那时候就想好了,要是孩子们挺不过去的话,我也不活了。”
为了照顾三个孩子,王春仙一直未嫁。她解释说:“那时候确实很多人劝我找个人家,替我分担分担。我一方面不想给别人带去这么重的负担,另外也担心孩子们受委屈。拒绝过几次,也就没人再来说媒了,慢慢地,我也就死了这条心啦。”
“我还要帮他们带孩子呢,他们生意忙的时候,我也能帮把手,他们用得着我的地方还多着呢。”孩子们相继成家立业后,又有人劝她找个老伴,享受一下老来福,她还是想各种说辞拒绝。王春仙老人说:“我看着孩子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这一辈子也就够了。”
“只要勤劳本分,我们就不比别人差”
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压垮王春仙,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她坚信只要吃苦肯干、勤俭持家,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一定能苦尽甘来。
由于生活贫苦,上学的时候,三个孩子心里都很自卑,觉得低人一等。“小时候姑姑经常告诉我们,虽然我们穷,但是我们有手有脚,只要勤劳本分、堂堂正正做人,我们就不比别人差。”侄女王德俊回忆道,尽管姑姑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但她会尽力让三个孩子穿得干净整齐,不被人瞧不起。
姑姑的言传身教,让三个孩子从小就非常懂事。为了减轻姑姑的负担,很小的时候他们就陪着姑姑下田挖野菜,上山找药材。洗衣做饭这些日常家务,他们10多岁的时候就能独立完成。为了给姑姑省心,他们从不在外惹是生非,就是被其他孩子欺负,受了委屈,也是自己默默承受,从不告诉姑姑。他们还经常主动帮助别人干活,时不时受到老师和左邻右舍的表扬。
“那时村里的初中合并到了乡里,离村有8里路,家里没钱给孩子买自行车,侄女小学毕业后就没再上了。”没让小侄女继续上学,使王春仙遗憾了大半辈子,她说每次想起这件事都非常难过。而王德俊说,她并没有因此埋怨过姑姑,而是想用加倍的努力多赚钱,帮姑姑减轻生活的负担。
“记得是1995年,姑姑开始张罗着给我们盖房娶媳妇,她省吃俭用,今天买瓦,明天添砖,后天购木头,终于备好了盖房子的材料。”看着眼前这个伟大的女人,大侄子王德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幸亏他早早学会了泥瓦匠、木匠以及装修的手艺。他白天在外打工赚钱,晚上回来操持垒墙铺地,终于盖起了五间整洁大气的砖瓦房。这在当时的农村,尤其是这样困难的家庭,绝对是一件非常不起的事情。
“春仙养大的娃肯定差不了,再穷我们也不嫌弃,我们把女儿嫁到你们王家放心!”王德宏在23岁时就有当地姑娘看上了他,女方家只是象征性地要了点彩礼钱,丈母娘是冲着他的吃苦耐劳、勤奋善良、努力上进的优秀品格来的。
“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姑姑为给我们凑学费,向一户平时关系还不错的人家借10块钱,却没有借到。姑姑非常难过,她当时就告诉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多年后说起这些事,二侄子王德荣依然难掩心中的悲伤。从那以后,他就把姑姑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从十六七岁开始外出创业,王德荣先后开过洗车行、醋厂、饭店,其间经历过筹措创业资金的艰难、生意失败的困惑,吃苦受累更是家常便饭。但是无论创业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从来没有气馁和退缩过。他的自强自立,也赢来了一位河北姑娘的芳心。如今,他在榆次区的熟肉店开得红红火火,妻贤子孝,生活幸福美满。
在侄子侄女眼里,姑姑舐犊情深、重情重义、吃苦耐劳的品格,给了他们无穷的动力,使得他们在人生路上能吃苦、勇担当、有斗志。“这些年,每当遇到困难,脑子里一想起姑姑,就充满力量,再难的事都能挺过去;工作压力大时,回到姑姑身边,陪她老人家在小院里坐坐,就重新找回了面对生活的勇气。”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
善行大爱,苦尽甘来,如今,三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在城里有车有房,过上了别人羡慕的好日子。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孝顺姑姑、报答姑姑,让姑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过上现在这样的幸福生活,我已经非常知足了”
40年来,王春仙的言行与品质已然内化成一种朴实的家风,滋润着这一大家子人。侄子侄女们紧紧抱团,互帮互助,共同发展。老二从外地回到太谷做熟肉生意时,老大立即赶来帮衬;老二在生意步入正轨后,又立马去帮老大在县城开起了调味品商店。今年兄弟俩又合伙在太谷新开了一家饭店,小妹在闲暇之余也会过来帮忙。饭店从里到外被兄妹三人收拾得井井有条,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王春仙在养大三个侄儿以后,又帮他们带大了各自的孩子。在孙辈眼里,老姑面对困难百折不摧、乐观豁达,对待亲人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尤其是老姑身上的道德力量,是他们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现已年近古稀的王春仙平时依然下地劳作,在孩子们的生意忙不过来时也会主动去帮忙。孩子们一直想把姑姑接到城里享享清福,王春仙说一直放不下她的老屋,她也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逢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带着一大堆东西回家和她团聚,让她享受天伦之乐。她说:“过上现在这样的幸福生活,我已经非常知足了。”
“我觉得这一生的付出值得了”
王春仙的事迹,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三晋大地。在太谷,问起王春仙的名字,乡亲们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好姑姑,我们身边的好榜样!”这些年,王春仙先后荣获“最美太谷人”“最美晋中人”“晋中市太谷区孝老爱亲模范”“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一系列荣誉。
太谷区诗人姚宏伟这样赞颂王春仙:“山村因你的高尚而高尚,世界因你的情操而美好,百姓的心都是你功德碑的底座,好姑姑呀,你将永远幸福地在众人竖起的大拇指上骄傲地活着!”
每每提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时的情景,王春仙的激动和喜悦之情就洋溢在脸上:“那么近距离见到党的领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我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是我这辈子最高兴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对道德模范们的肯定和鼓励,让我激动不已,那一刻我将多年的艰辛和委屈全部放下了,我觉得这一生的付出值得了。”( 王志峰 张海霞 辛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