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此刻心里是又亲切又激动,总书记的话句句说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2022年10月16日上午,白高山抱着孙子坐在炕头上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直播。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坐在他家炕头上与他拉家常的情景,白高山至今难忘。从那以后,他在每次的宣讲中都要强调一句话:“总书记对我说过,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白高山现在是当地的“名人”,被大同市委特聘为“新时代强音宣讲团宣讲员”,被云州区委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员”,成了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理论政策宣讲志愿者。
自2019年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以来,大同市云州区紧密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内容,全力推动打造综合平台、建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工作,助力黄花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领袖嘱托在云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强志愿服务队伍 助力产业发展
2021年7月24日凌晨3点,云州区利仁皂片区的黄花地里欢声笑语,县“致富花 感恩花”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们正在帮忙采摘黄花。
“致富花 感恩花”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于2020年6月,是云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践行领袖嘱托,就是文明实践”的理念,依托广大干部群众对黄花的情感认同和对领袖的感恩之情,打造的一支具有总队性质的志愿服务队伍。由区委书记任总队长,区长任第一副总队长,下设14个支队。
成立两年来,“致富花 感恩花”志愿服务总队聚焦黄花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五帮解”活动。帮助提供市场信息,及时解读产业政策;帮助联系工队,及时解决花期采摘困难;帮助联系场地,及时解决晾晒、储存难题;帮助联系加工企业,及时解决销路、价格问题;帮助开展线上销售,及时解决营销渠道拓展问题。
各志愿服务支队结合自身优势,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开春,科普志愿者们就纷纷走进田间地头,开展黄花栽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服务;金融志愿者们纷纷走村入户提供“三品两险”志愿服务,推动黄花种植和加工业发展;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以“农民夜校”为平台,及时讲解区委、区政府支持黄花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进入黄花采摘季,气象志愿者们为农民及时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上万人次的志愿者参与采摘帮扶活动,文化旅游志愿者们则组织专场演出,助力黄花田园生态游,推动黄花线上线下火爆销售。
培育优质服务项目 助力乡村振兴
“每年秋收过后,我们就来这里做灯笼,打工种地两不误,我做灯笼一天能赚120多块钱呢。”2021年9月23日,“巧娘”董建春谈起自己的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引导农村妇女提升就业技能,早日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富路”的目标,云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培育“巾帼就业培训”志愿服务项目,指导云州区新时代巾帼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柳编、红灯笼、手工绢花、黄花胸针等手工制作以及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培训,举办妇女就业创业推荐服务平台展,组织“春风送岗位”大型就业招聘会,创办首家巾帼扶贫车间等方式,有力推动云州妇女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巧娘”董建春就是“巾帼就业培训”项目的受益者,她掌握了做灯笼的一技之长,农闲时就能在瓜园村园沃合作社编制红灯笼,在计算家庭年收入时,也发挥出了半边天的作用。
魏玉华领办的“好媳妇”手工绢花合作社,经过一年发展,已拥有5个车间、1个配送中心和8个村社加工点,带动200多位妇女同胞长期就业,开拓出一条居家就近就业的好门路。
三年来,全区先后涌现出像魏玉华、王美珍、王素琴、王秀萍、“八哥八嫂”、“鸡婆婆”等家乡创业带头人11人,为推动云州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完善体制机制 助力感恩奋进
2022年8月17日,云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办公楼前开展文明实践爱心积分兑换活动。现场,100余名志愿者利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分,兑换着洗洁精、洗手液、洁厕灵、毛巾、牙膏等生活用品。
云州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0个。构建起中心、所、站相贯通的工作体系,形成“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全区注册志愿者10484人、志愿服务队伍164支,培育志愿服务项目333个,总服务时长130791小时。为激发志愿服务热情,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云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爱心银行+爱心超市”为载体,实施志愿服务嘉许激励机制。志愿服务累计达到20小时、50小时、80小时、100小时、150小时的志愿者,可依次被评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志愿服务积分可用于兑换相应价值的生活用品,对志愿者来说既是关爱也是鼓励。
三年来,云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整合宣讲资源,以“主题党日”“文化大讲堂”“农民夜校”等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优秀青年、返乡大学生、文艺工作者以及像白高山一样那些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州时在场人员的作用,形成领导干部带头讲、青年党员上门讲、文艺工作者主动讲、在场人员生动讲的良好局面,提升群众政治觉悟、文明程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年来,云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对接群众需求,组织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引导广大群众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
“大娘,咱们先洗脚,洗完再帮您剪趾甲。”2022年9月7日,巾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走进瓜园村关爱服务中心、许堡乡敬老院、吴家洼村的困难家庭,开展“中秋节送关怀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老人洗脚、洗衣服、扫院子,用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